本公司生产的ZP-DLT698-TCP,ZP-DLT698-RTU系列模块是把DLT698转Modbus RTU/TCP通信协议转换Modbus RTU-TCP协议智能网关(或称为协议转换器)。它的核心作用是充当“翻译官”,将基于DLT698.45协议的电能表或其他智能设备的数据,转换为工业领域最通用的Modbus RTU或Modbus TCP协议,从而实现不同品牌、不同协议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集成。
详细用途和应用场景
这个模块主要用于需要将新的智能电网设备接入旧的或现有的监控系统的场合。具体应用场景包括: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特别是旧系统改造)
这是最核心的应用场景。国家电网推广的智能电能表很多采用DLT698.45协议(又称“国网698协议”)。然而,很多老的配电室、楼宇自控系统、工厂的能源管理系统(EMS)或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是基于Modbus协议构建的。
场景:一个工厂要升级智能电表以进行精细化能耗管理,新采购的电表是国网标准的698协议电表,但原有的监控软件和PLC只支持Modbus协议。
解决方案:在698电表和原有监控系统之间加装这个转换模块。模块读取698电表的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电量等),然后转换成Modbus信号,让原有的系统能够无障碍地识别和使用这些数据。
2. 智能楼宇能源管理
现代智能楼宇中,来自不同厂商的设备协议各异。空调、照明、电梯等系统可能用Modbus,而新安装的智能电表可能是698协议。
用途:将698协议的电表数据接入整个楼宇的BMS(楼宇管理系统)或能源管理平台,实现对整个楼宇用电情况的统一监控、分析和优化。
3. 工业物联网(IIoT)和云平台接入
很多工业物联网网关或云平台(如阿里云IoT、ThingsBoard、Ignition等)对Modbus协议的支持非常成熟和友好,但对DLT698协议的支持可能有限。
用途:通过该模块,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698协议电表的数据轻松转换为Modbus TCP(基于以太网),然后通过网络直接上传到物联网网关或云平台,实现远程、集中化的用电监控和大数据分析。
4. 第三方系统集成
当需要将电力数据提供给第三方系统(如ERP、MES生产执行系统)用于成本核算、生产能耗分析时,Modbus是更通用、更容易对接的接口。
用途:模块将698电表数据转换为标准Modbus信号,方便第三方软件开发商进行数据对接和二次开发,无需再去研究复杂的698协议。
模块的工作原理(它是如何工作的?)
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懂两种语言的翻译:
数据采集(听中文):模块通过串行接口(通常是RS-485总线)连接网络内的多个DLT698协议的电表。它会按照DLT698.45标准的帧格式和通信规则,主动向电表发送数据请求命令(如读数据、读档案等)。
协议解析与转换(脑中翻译):模块内部固化了DLT698协议栈和Modbus协议栈。它接收到电表返回的698格式数据后,会进行解析,提取出有用的数据点(如“当前总有功电量”的值是1000.55 kWh)。
数据输出(说英文):
作为Modbus RTU从站:模块将解析出的数据点(如1000.55)映射到自己的Modbus寄存器地址(例如,保持寄存器40001)。当外部的Modbus RTU主站(如PLC、HMI、RTU)查询这个地址时,模块就会以Modbus RTU格式返回这个值。
作为Modbus TCP服务器:模块通过网络接口接入以太网。它作为一个服务器,等待Modbus TCP客户端(如电脑上的监控软件、云平台)来连接。当客户端查询某个寄存器地址时,模块同样将对应的数据返回。
关键概念:
点表配置:用户需要通过配置软件,预先定义好“698协议中的哪个数据对象”对应“Modbus协议中的哪个寄存器地址”。这是模块能正确“翻译”的关键。
主从模式:在Modbus端,模块通常充当从站(Server),等待上位机(主站/Client)来读取数据。
网站备案:深圳市振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4025924号-1